欢迎来Nano电子商城!
您好 [请登录]   [免费注册]
x
全部商品分类

PPG TOPCOAT MATT DARK GREEN 5LT 胶水 MSDS

下载次数:27 浏览次数:38发布时间:2015-11-03 10:00
允许查看的会员等级:非会员   普通会员   高级会员   VIP会员   

文档详情

PPG TOPCOAT MATT DARK GREEN 5LT 胶水 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发行日期/修订日期21五月 2015 版本 3.07



第一部分物质或化合物和供应商的标识 

产品代码 : 8000/GB537-KCH0产品名称 : \Topcoat

Product name : Topcoat 

产品类型:液体。

中国总代理:Nano电子商城 物质或混合物相关的确定的用途和使用防止建议Tel:4006609565 已辨识的用途19mro@19mro.com 涂层。 油漆。 涂料有关物质。http://www.19mro.com 

建议不要使用于原因

不适用。

供应商的详细情况 :PPG航空材料(苏州)有限公司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新区华山路155号邮编215129传真:86 512 66616868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质或混合物的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 3急性毒性 (口服) -类别 5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 4皮肤腐蚀/刺激 -类别 3危害水生环境一急性危险 -类别 3危害水生环境一长期危险 -类别 3

化学品分类和标记全球协调体系(GHS)标签要素危险象形标记 :


警示词  :警告 

危险性说明  :易燃液体和蒸气。 

吸入有害。 

吞咽可能有害。 

造成轻微皮肤刺激。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预防措施 :戴防护手套。 戴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及其他点火源。禁止吸烟。 使用防爆电气、通风、照明和所有的物料操作设备。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保持容器密闭。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避免吸入蒸气。

事故响应 :如误吸入: 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如误吞咽: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 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冲洗皮肤或淋浴。如发生皮肤刺激 求医/就诊。

贮存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废弃处置 :本品、容器的处置应遵守所有地方的、地区的、国家的和国际法规的规定。


不导致分类的其他危险 :长时间或重复的接触可使皮肤干燥而导致刺激。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制剂:混合物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编号/其它标识号CAS号码 :不适用。EC号 :混合 

组分名称 % CAS号码  

2-庚酮 polyester resin 二甲苯 2-戊酮 3-十二烷基-1-(2,2,6,6-四甲基-4-哌 嗪基-2,5-琥铂酰亚胺 Amine Derivative  20 -<25 7 -<10 3 -<5 1 -<2 0.5 -<1 0.1 -<0.2  110-43-0 SUB1010371330-20-7107-87-979720-19-7 SUB100161 


没有出现就供应商当前所知可应用的浓度,被分类为对健康或环境有害及因此需要在本节报告的添加剂。

职业暴露限制,如果有的话,列在第 8节中。SUB代码代表没有披露CAS编号的物质



第4部分急救措施

注明必要的措施眼睛接触:检查和取出任何隐形眼镜。 撑开眼睑,立即用大量流动水洗眼至少 15分钟。立即就医治疗。吸入: 移至空气新鲜处。 让患者保持温暖并休息。 如沒有呼吸,呼吸不规则或呼吸停止,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进行人工呼吸或给氧。皮肤接触: 脱去受污染的衣服和鞋子。 用肥皂与水彻底清洗皮肤,或使用认可的皮肤清洁剂清洗。 严禁使用溶剂或稀释剂。食入 : 如食入,立即就医并出示容器或标签。 让患者保持温暖并休息。 不得诱导呕吐。

最重要的急性和延迟症状/效应潜在的急性健康影响




第4部分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没有明显的已知作用或严重危险。

吸入  :吸入有害。  

皮肤接触  :造成轻微皮肤刺激。  使皮肤脫脂。  

食入 :吞咽可能有害。 

过度接触征兆 /症状 


眼睛接触 :不利症状可能包括如下情况:疼痛或刺激流泪充血发红

吸入: 没有具体数据。

皮肤接触:不利症状可能包括如下情况:刺激充血发红干燥龟裂 

食入: 没有具体数据。

必要时注明要立即就医及所需特殊治疗医生注意事项 :对症处理 如果被大量摄入或吸入,立即联系中毒处置专家。特殊处理 :无特殊处理。急救人员防护 :如果有任何人身危险或尚未接受适当培训时,不可采取行动。 如果仍怀疑有烟存在,救助者应当戴适当的面罩或独立的呼吸装置。 如使用嘴对嘴呼吸方法进行救助,可能会对救助者造成危险。

请参阅“毒理学资料” (第 11部分)



第5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介质 适当的灭火介质 :使用化学干粉、CO2、雾状水或泡沫灭火。不适当的灭火介质 :禁止用水喷射

化学品产生的具体危险: 易燃液体和蒸气。 在燃烧或受热情况下,会导致压力增加和容器破裂,随后有爆炸的危险。 溢出物流入下水道会产生着火或爆炸危险。本物质对水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久影响。 必须收集被本产品污染了的消防水,且禁止将其排放到任何水道(下水道或排水沟)。

有害的热分解产物: 分解产物可能包括如下物质: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硫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消防人员的特殊防护设备和防范措施 :如有火灾,撤离所有人员离开灾区及邻近处,以迅速隔离现场。如果有任何人身危险或尚未接受适当培训时,不可采取行动。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将容器从着火区域移开。 用雾状水冷却暴露于火场中的容器。

消防人员特殊防护设备:消防人员须穿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和带有保护整个面部的正压自给式呼吸装置 (SCBA)。




第6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人身防范、保护设备和应急程序

对于非紧急反应人员 :如果有任何人身危险或尚未接受适当培训时,不可采取行动。 疏散周围区域。防止无关人员和无防护的人员进入。 禁止接触或走过溢出物质。 切断所有点火源。 危险区域禁止火苗,吸烟或火焰。 避免吸入蒸气或烟雾。 提供足够的通风。通风不充足时应戴合适的呼吸器。 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对于紧急反应人员  :如需穿戴特殊的服装来处理泄漏物,请参考第8部分关于合适的和不合适的物料的信息。 参见“非紧急反应人员”部分的信息。 


环境防范措施: 避免溢出物扩散和流走,避免溢出物接触进入土壤、河流、下水道和污水管道。如产品已经导致环境污染(下水道,水道,土壤或空气),请通知有关当局。水污染物质。 如大量释放可危害环境。

抑制和清洁的方法和材料小量泄漏 :若无危险,阻止泄漏。 将容器移离泄漏区域。 请使用防火花的工具和防爆装置。如果溶于水,用水稀释并抹除。 相应的,如果不溶于水,用一种惰性的干燥物料吸收并置于合适的废弃处置容器中。经由特许的废弃品处理合同商处置。大量泄漏 :若无危险,阻止泄漏。 将容器移离泄漏区域。 请使用防火花的工具和防爆装置。从上风向接近泄漏物。 防止进入下水道、水道、地下室或密闭区域。将溅出物冲洗至废水处理工厂或者依照下述方法处理。 用不燃吸收剂如沙、土、蛭石、硅藻土来控制收集泄漏物,并装在容器内,以根据当地的法规要求处理 (参阅第 13部分)。 经由特许的废弃品处理合同商处置。被污染的吸附物质可呈现与溢出产品同样的危险。 注:有关应急联系信息,请参阅第 1部分;有关废弃物处理,请参阅第 13部分。 


第7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安全搬运的防范措施

安全存储的条件,包括任何不相容性

: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 (参阅第 8部分)。 应当禁止在本物质的处理、储存和加工区域饮食和抽烟。 工作人员应在饮食和抽烟之前洗手。 进入饮食区域前,脱去污染的衣物和防护装备。 禁止食入。 避免接触眼睛、皮肤及衣物。避免吸入蒸气或烟雾。 仅在充足的通风条件下使用。通风不充足时应戴合适的呼吸器。 除非通风充足,否则不得进入储存区域和密闭空间内。保持在原装容器或已批准的由相容的材料制成的代替品中,不使用时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和使用时远离热源、火花、明火或其他的任何点火源。 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及物质加工)设备。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静电释放。为防止着火或爆炸,转移物料时应将容器和设备接地以释放物料输送时产生的静电。空容器中保留有产品残余物且可能非常危险。 请勿重复使用容器。

:禁止在如下温度以上保存: 35℃ (95℉(华氏度))。 按照当地法规要求来储存。在许可的区域隔离储存。 储存于原装容器中,防止直接光照,置于干燥、凉爽和通风良好的区域,远离禁忌物(见第10部分)、食品和饮料。移除所有点火源。 与氧化性物质分离。 使用容器前,保持容器关紧与密封。已开封的容器必须小心地再封好,并保持直立以防止漏出。请勿储存在未加标签的容器中。 采用合适的收容方式以防止污染环境。 

我们营业的时间9:00-18:00

  • 技术
关闭在线客服

Nano电子商城微信公众号手机商城 Nano电子商城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商城           微信商城

任何购物问题请联系纳米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章基路189号科创基地2号楼202室 Tel:021-52069907 email: 19mro@19mro.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18:00; 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12049383号; Copyright©2009-2012 19mro.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