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操作软件的进入
首先打开计算机,系统启动完毕后,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在计算机桌面上双击“BRAIC” 图标进入应用程序(图1)。
在操作软件主窗口界面,单击“操作”菜单,选择“编辑分析方法”,进入“操作说明”对话框(图2)。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分析方式,一般情况下用“火焰原子吸收”,在测定K、 Na等元素时选择“火焰原子发射”分析方式。在“操作”栏里选择“创建新方法”,然后单击“继续”按钮,进入“创建新分析方法”窗口(图3)。“方法编号”显示当前编辑方法的顺序号;单击“分析元素”右侧按钮,可选择待分析元素。单击“确定”进入“方法编辑器”
图4 窗口。这里有五个选项卡,分别是“仪器条件”、“测量条件”、“工作曲线参数”、“火焰条件”和“QC”。在“仪器条件”选项卡中(图4),可以设置波长、峡缝、元素灯的类型、灯电流和元素灯的位置以及其它参数。该选项中参数(除元素灯的位置外)在软件的专家系统中已被设定,除特殊说明外一般用默认值即可。元素灯的位置应根据仪器灯架上元素灯的实际位置输入参数。通常条件下,背景校正器应选择“无”。D2灯电流与SH脉冲电流:只有在背景校正器中选择了D2灯背景校正、自吸收后才可选择输入D2灯电流与SH脉冲电流。
在“测量条件”选项卡中(图5),“分析信号”选择“时间平均”(火焰法,石墨炉与氢化物法选用峰高或峰面积);“测量方式”选择“工作曲线法”或“标准加入法”;“读数延时”设为1秒,否则仪器会死机;“读数时间”设为1或2秒;“阻尼常数”一般选择为2,可以提高信噪比。
在“火焰条件”选项卡里可以设置火焰类型,燃气与空气燃烧比例和燃烧头的高度。后两项可直接通过仪器的旋钮进行调节。“QC”为质量控制选项卡,为减小测量误差,可以设置校正曲线的浓度和其它参数。设置完毕后又回到图2窗口所示界面,单击“完成”即可。
然后在主窗口(图1)单击“文件”菜单,选择“新建”,则出现“选择分析方式”窗口,选择所需分析方式确定后出现“分析任务设计”窗口(图7),单击“选择方法”按钮,如果除测定铜元素外,还需要测定别的元素时,就可以在铜的后一栏中点“选择方法”即可选择下一个元素及灯位置。
可选择是先编辑好的分析方法。单击“样品表”,出现“样品表”窗口(图8),在该窗口内可选择样品类型(固体或液体),同时编辑样品的编号、样品名称、称样量(固体)或取样量(液体)、定容体积、测量次数等参数。比如10个样品,编辑时只需在第一行内输入,编号必须是数字,且格式为起始编号+逗号+末编号;后面四项输入后,单击“展开”按钮,即可制作好样品表(图8所示)(此操作必须在英文输入法下进行)。若只需要待测液的浓度值,可将称样量或取样量,定容体积输为1即可。同时还可以进行样品的添加和清除操作。此样品表还可以保存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