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束光穿过有色溶液后,光由于被溶液吸收,光强减弱了。每种待测物质都有
特定的吸收波长,在这个波长下,吸光度最大。从钨-卤素灯源发射出的白光经过
窄带干涉滤光片或其它单色器后,形成一束具有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程度可以用透
光率百分比来表示。即T=I/I0,式中I-透射光强,I0=入射光强。如果溶液根本就不
吸光,则可以说该溶液透光率为100%,完全被吸收时,透光率为0%。通常用吸
光度A来衡量光的吸收效果,因为吸光度直接与吸光物质的浓度相关。吸光度与透
射率有如下关系:定义A=- log T科学家BOUGUER(1698-1758)和朗伯
(1728-1777)作了大量的实验表明,吸光度还与液层厚度有关,另一个著名的
科学家比耳(1825-1863)发现了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把这两个定律结合起
来就可推出一个著名的定律,即朗伯-比耳定律,用方程式
表示如下:
A=ξλ×c×d,式中:ξλ为摩尔吸光度,单位 l/mol x cm;d=光程,单位 cm;
c=待测浓度,单位 mol/l。
1.2 光电比色计
Spectroquant®系列光度计有别于传统的光度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仪器存有所有的标准测试方法
可从屏幕上立刻读出任意形式的测试值
自动条形码选择测试方法
AQA 功能,确保测试准确
MemeChip 存贮晶片,程序升级简单
有关技术参数和操作指南请参见“功能描述”一节。
2. 试剂
2.1 基本原理
预配好的试剂,除了含有与待测组分反应有关的成分外,还含有一些与反应
息息相关的辅助成分,如pH 缓冲液,抑制或减少干扰离子影响的屏蔽剂。样品
中的待测组分通过特殊的化学反应,被试剂中的有关成分转换成有颜色的化合
物。颜色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经典测试方法为依据的。有关测试步骤的详
细信息,请参考试剂包装插页或参数总述。
4
2.1.1 Spectroquant®预配好的试剂比色皿
测试工具包最重要部分就是比色皿。
额外试剂
有些测试项目,如COD,NO2-,比色管中已含有所有必要的反应试剂,只要
定量加入少量的样品就可进行测试。其它测试项目,出于化学兼容性的考虑,需
要对两到三种不同的试剂混合液进行测试,测试时除了要添加样品外,还要添加
一些其它试剂。
2.1.2 需配制试剂的测试
这种测试与上述不同之外在于,显色试剂以浓缩液或固体混合物的形式存
在。测试时,要往样品,
如5ml 中加入几滴浓缩液。这意味着不必稀释样品,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还可
免除配制定量的样品
2.2 使用注意事项
2.2.1 量程
用吸光法测试的溶液色度只有在特定范围时才与组分的浓度成线性比例关
系,这个有效的测试范围记忆在仪器内(见1.3 节的表格)。低于测试范围时,
要选另一种比色皿或选另一种测试法。较低的测试量程,要么校正曲线非线性,
如下图所示,要么由检测下限决定。某种方法的检测下限就是所能检测到
的最低浓度,且检出不等于零的概率要超过95%。较高的测试量程,即吸光度和
浓度不呈线性关系,这时要适当稀释,使它位于有效量程的中间,这时误差最小。
光度法通常要测试空白值,即不加入任何分析对象,只加入定量的蒸馏水或去离